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你知道怎么判断咨询师是真的懂你还是装作懂你

  • 心理师
  • 2023-06-10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我刚开始学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机构的一位业务员自称为老师,后来这位业务员老师和我一起参加那一期的考试拿到了咨询师资格证,再后来听说她开始做咨询并在深圳某机构做培训老师。接着我发现,原来整个关于心理咨询的行业,不管是不是咨询师,都是被称为老师的。这曾经让我感觉纳闷。我其实不大能理解一件事,就是在我们中国,心理咨询师一定要被称为老师。是不是老师就是权威和专业的代表呢?

一开始我对别人称呼我老师是抗拒的 ,一方面从小就不是很喜欢老师,小时候更是立志不愿意成为老师。因为老师总是决定着对错,老师可以对学生为所欲为而总是被认为是正确的,可是事实上我的成长中遇到的总有那么一些不友善甚至品格很不好的老师。更有一位好朋友曾因为一位男老师的暴力对待而遭遇缀学从此改变人生。感觉自己的成绩似乎也随着老师对待自己的态度而起伏。从另一点来说,因为母亲过度的控制欲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内心深处一直以来对权所谓的权威皆抱有一种不大信任的怀疑精神。

我一直支持我的来访者相信自己的感受,而非相信我或是其它所谓的权威。在心灵的国度,我认为个人就是自己的权威。也唯有如此,个体才能真正成长而拥有真正的自信。

还有一点,早年读过欧文亚隆的著作,我认为他是一位很有人本主义情怀的心理治疗师,他会让他的来访者叫他的名字而不是亚隆博士或是亚隆医生,因为他认为咨访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只是在一起来探讨一些问题。我感觉这一点本身就有利于来访者的内在成长,当一个所谓的专业人士(代表权威的)愿意是平等的一种态度来对待个体的时候,个体本身就能够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平等的感觉。

我认可亚隆的这个观点,一直都让我的来访者直称我的名字。

尽管亚隆如此,却也有一些来访者更愿意称他医生或博士而不是名字。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国家更常见,因为这是一个几乎人人从小被教导着要“听话”和祟拜权威的国度。也因为这样,许多人的心理问题都直接和内在被压抑的弱小自我有关。焦虑感恐惧感抑郁情绪或是不安全感,多数来自于内在对自我的不接纳和不肯定。因为人格中由于教育的关系,从小就认可了外在他人的评价和要求,自我感被忽视和压抑。

有很多来访者会很困惑,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咨询师,用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个咨询师是否适合自己。怎么样的咨询师会对自己来说会是比较好的?

最初受训的时候,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说,心理咨询很多时候就像是谈恋爱一样,要遇到感觉对的那个人。

有许多人会找一个看似很“权威”的心理师,因为内心的投射:理想的父母,理想的自我的化身。容易去认同这样的身份和光环。那是他们的“超我”的化身。这也是有些来访者更愿意称亚隆为医生或博士的原因。他们需要这个“理想的父母”来投射,来带给弱小不自信的内在自我一些依靠感和安全感。

心有所指,便会有所遇见。也曾有过来访者和我分享过他遇到的奇葩的心理咨询师,“她看起来比我还紧张焦虑”“他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以前的老师会对我不耐烦的感觉,会责备我……”面对有些神经症个体的反复症状,有些咨询师会感觉到挫败和失去耐心,无意识地,还是渴望去控制和改变个体而忘记了需要去尊重和理解接纳来帮助他们面对症状,其实他们面对症状是无奈而无力的。多数咨询师还是没有完成内在的成长而缺乏自我觉察。特别是没有学习过精神分析的咨询师,难以觉察自己的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心理。

还曾在网上看到有个几年前的投诉帖子,说去了一位很知名的心理学家的工作室,咨询的女心理师也是现在在网络上很知名很红的。他是这样描述的“她在我面前哭得稀里哗啦,我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昨晚我偶然进入一个写着高端咨询师交流QQ群,刚好大家在进行语音讲话直播,探索咨询师行业的方向。有一位女士分享她自己的咨询心得,她的语速很快听起来很自信很大声地说她是如何对待她的来访者的,“我先和他说了你的问题是什么…我说你有什么样的问题……我让他低头他不肯,于是我一下子蹲在他面前,然后让他看着我,然后他就低头了。就这样他就低头了……”

我听的不是太完整,但是她讲话给我的整个感觉就是一个很强势的老师在对她的来访者上课,指出来访者的问题,然后想办法去改变他。

不论是她在分享的时候还是她在说如何“操控”来访者按着她的意愿走的时候,她都有种自得的好感觉。 台下一片称赞“讲得好”,她确实讲的很好,很适合当上课讲师,仿佛她的意愿也是想要以后向讲课方面发展,她还分享了如何掌控全场引起观众的注意和认可。然后当另一个人说完的时候她意犹未尽地抢麦继续讲。

感觉得到这位女士真的很喜欢表达。包括发言文字也是加大加粗很抢眼,她特别需要被关注的需求,不论在讲话还是在咨询中都表现得很明显。当时我在想,当她如此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她的来访者是否也同样自我感觉良好?

事实上,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往往是咨询师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时候,来访者的感觉是糟糕的。“你很棒你很强你什么都知道,我只是一个有问题的弱小的人,我只能依靠着你,我什么都不如你”,这是一种糟糕的感觉。有些人曾对我表达过在我说一些东西的时候他的感受。有些人没有表达,但基本上来咨询的人内心都有一个不够自信的弱小自我。而多数人又有着很强的自尊心,难以接纳自我,才需要借助心理咨询师这个外力来自助。治疗因子往往产生于咨询师的理解,接纳,欣赏的态度。而非教导。

对许多人来说,心理咨询是一个很挑战自己的事情,因为你有可能遇到一个好为人师的要在你身上索取优越感的咨询师,一个爱上课爱教你应该如何如何的老师。难道许多人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正是因为内心就住着一个“我应该如何如何”对自我过于压迫而导致焦虑和自卑感的老师吗?

有一些人做心理咨询师潜意识中为的就是满足这种“我是一个权威,你必须听我的,我是对的”这种好感觉,一种好为人师的需求,在我们的生活交际中屡屡可见。可是当你是一个老师的时候,来访者只能一个“听话而迷茫的学生”。而我认为真正能够让来访者成长的咨询师是把自己当作是和来访者一样的人,去发现个体的身上,他“有智慧的自我的那部分”,去帮他看到和感受到“我就是我自己的老师,我很好,我的内在自我自有智慧,只要我相信我自己”。而这一点,来自于一个懂得去支持,理解和欣赏到他的心理咨询师去发掘。

我们内在脆弱的依赖的被压抑多年的小孩习惯性地渴望依赖于一个“强大有力的意象”,来源于幼年时被父母和老师的不尊重及打压。自我感很弱小很卑微。因而才有这种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焦虑感。长大了这个孩子会认同那些权威的意象。可是那些把自己装点的很华丽的人,或是看似很成功很强大的人,未必是内心真正地自我接纳了和能帮助个体真正成长的,让个体在咨询的过程中更多地肯定认可自己,发现自己是很好的,能够让个体真正变得内心独立自信起来的人。

许多咨询师并未经历足够的自我分析,自我觉察而真正地成长。那位分享的女士说要把自己变成毒品让来访者上瘾,这个比喻在我看来很不恰当。她对咨询的需求直接地指向名与利。并非真正为了来访者的成长和利益的考虑。目标本身如果已经是歪的,就不大能够给来访者带来真正的利益而受影响的其实是个人的职业前景。因为来访者本身是拥有智慧的,来访者的潜意识总会捕捉到这个咨询师是否真正能够满足自己所需。

想对来访者说,观察你的体验和内心的感受来判断你的心理咨询师是否是适合自己的:感受你的情绪和症状是否有所缓解,感受咨询给你带来的是越来越放松,自信,自我认可,信任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还是越来越困惑,迷失,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 感受咨询是否让你越来越多地触及内心真实的自我,并越来越能够接受真实自我(情绪情感和欲望或是不够好的自己的那一面)。

你的咨询师对你的态度,往往会慢慢内化为你对待自己的态度。

需要提防的一些咨询师:宣称自己治愈率百分百的,治疗个案超及多人人对他感到满意的。这种可以断定是虚假宣传,佛陀在世,还不能说自己能拯救每一个人,解决每一个人的问题,何况只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那么这样的咨询师必定也不能对来访者坦诚有益。

你的感受将告诉你最真实的答案,不需要看对方的头衔。所幸的是,随着信息的自由,对专家和权威的祟拜迷信已日益好转。个人越多学会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当越多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信任自己的内心,你会是你生命中照亮你自己的“权威和专家”,你的心灵会最终成为指引你的导师,让你去遇见和经历你所渴望的人与事。

【附】 量表——怎样评估你的咨询师

供来访者使用的心理咨询师评估量表

1 和他她相处我很自在。

2 和我相处时他她很自在。

3 他她比较随兴,不拘小节,不会拘泥形式、不知变通。

4 他她不把我当病人看,不会像对精神病人那样待我,也不会觉得我要崩溃。

5 他/她很有弹性,很包容意见不同的新想法,不会特别坚持某一种观点。

6 他/她很幽默,看起来很愉快。

7 他/她愿意很我沟通他对我的想法和感觉。

8 他/她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很诚实,不会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

9 他/她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会为犯错或不够体贴而道歉,不会狡辩。

10 他她会直接而明确地回答我的问题,而不会只是反问我怎么想。

11 他她会谈有关他自己的事,但不会自夸,或对不相关的事情喋喋不休。

12 他她鼓励我,希望我能觉得我跟他一样正常、一样好。

13 他她表现出只是顾问,不会自以为是想管理和左右我的生活。

14 他她鼓励我提出不同意见,而非一旦意见相左就说我拒绝改变。

15 他/她想要了解和我生活有交集或重要的人,至少表现出愿意如此。

16 我觉得这位咨询师说的话很有道理。

17 大体来说接触他/她后,我更能接受自己,也比较乐观了。

评分标准:每题以0-4评分,从不=0;很少=1;有时=2;大多时间=3;总是=4。

总分超过45:不错的选择;35-44:有待考虑;总分低于35:最好换一个咨询师。

注:量表及评分标准皆转引自乔尔。布拉克著《谁偷了你的信任与自信》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