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有脑、心、肾功能障碍和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病。此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早期和中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而为人们所忽视,而一旦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则变成难以控制的医疗保健问题,因而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那么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呢?
高血压患者中约5%左右无自觉症状,也不知道血压何时升高,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产生了血管和器官损害的并发症,有些患者甚至在发生了心血管意外之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出现并发症时,症状逐渐增多并明显,如手指麻木和僵硬、多走路时出现下肢疼痛,或出现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感。当出现心慌、气促、胸闷、心前区疼痛时,表明心脏已受累;出现夜间尿频、多尿、尿液清淡时,表明肾脏受累、肾小动脉发生硬化。如果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沉不规则、大小便失禁等提示可能发生脑出血,如果是逐渐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便、麻木甚至麻痹,应当怀疑是否有脑血栓的形成。
高血压饮食注意事项
1.少盐
平时我们吃饭时,钠的摄入普遍较多,为了预防高血压病必须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的标准为每天少于6克。含盐较高的食物有精盐、酱油、黄酱、郫县辣酱、甜面酱、榨菜、腌芥菜头、酱萝卜、香肠、腊肠等。
2.戒烟限酒
吸烟可使血压升高,更重要的是,吸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吸烟的人应争取戒烟。,所有的人都应限制饮酒量,每日饮用的酒精量应少于20克。如果你有饮酒习惯,又发现血压升高或者是体重超重,最好戒酒。
3.增加钙的摄入量
我国人群钙摄入普遍不足,多数仅达到供给量(每日800毫克)的一半左右。为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应多增加钙的摄入。
4.控制体重
在改变饮食的,还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做健身操等,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在减重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有人通过吃极低热量的饮食或完全饥饿来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是不可取的。
5.改善膳食结构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表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主要内容包括8条,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他制品;经常吃适量鱼、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高血压的偏方疗法
1.葛根粉粥
葛根粉30克、粳米50克。将粳米浸泡一宿,与葛根粉同入砂锅内,加水500克,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可。作半流质饮食,即食即取。具有发表解肌,清热除烦,生津止渴,透疹止泻,降低血压之功效。
2.冰糖酸醋饮
食醋100克,冰糖500克。将冰糖放入食醋中溶化。每次服用10克,每日3次,饭后服用。具有去瘀生新,消食健胃,补中益气,清热去火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偏于阴虚和血脉瘀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