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70%以上,县级基层医院占全国医院总量近半数,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承担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均,基层医疗也是我国医疗体系的薄弱环节。设备配置不足、专业人才短缺、专科能力建设缓慢……成为长期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痛点,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迫在眉睫,“分级诊疗”一词被推至幕前。
在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之下,提高内镜诊疗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渗透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将是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我国属于消化道疾病高发地,消化疾病的控制和早发现主要依赖早期筛查,以日本为例,早期胃癌的内镜检出率可达70%,而我国比例仅为15-20%左右,90%以上的胃癌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技术壁垒高,目前,我国软性内镜市场被入局较早的三家日系企业——奥林巴斯、富士和宾得占据,总份额达90%以上。随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国产替代”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内不少企业逆风扬帆、参与其中,如上海澳华内镜,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电子内镜,打开了该领域进口垄断格局的缺口,但由于进口日系企业体量相对较大,国产内镜市场仍有待突破。普惠基层,或成国产内镜破局之策。
让基层“痛苦”的话题——成本
公开数据显示,日系企业主流的内镜系统价格超过百万元,据奥林巴斯年报显示,奥林巴斯的客户主要是三级医院和一小部分二级医院,基层医院的占比较低。
长期以来奥林巴斯的战略重心持续瞄准高端市场,对于国产企业来说,中国制造有基础,且有主场政策、成本等优势,有更大可能拿下基层医院广阔的内镜增量市场。
填补基层市场需求,成解决内镜“普惠化”关键
市场急需一款适配基层医疗的“普惠型”内镜来匹配不同层级的医疗需求,这将赋能基层医院,提升医院常见病、多发疾病和重大疾病诊疗能力,推动基层健康卫生事业新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下沉。在这个维度上,依托了创新资源、创新技术、创新手段、本土管理、高性价比等优势的国产内镜企业会更受青睐,并有望打破价格壁垒,将进一步加快国产替代的发展步伐。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内镜诊疗渗透率的提升,内镜市场将进一步提升,期待以上海澳华为代表的一众国产内镜有望在普惠医疗的机遇下实现内镜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