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是传统食品与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和特色食品及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海南与湖南二省高度重视槟榔产业及其可持续利用,槟榔领域在学科构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槟榔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等方面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促进了槟榔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
改革开放后,湘潭民众自制槟榔营生,槟榔行业逐渐复苏。发展到今天,湖南省目前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用槟榔生产企业有127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5000名员工以上的生产企业3家,员工最多的一家企业有20000多人。从事槟榔生产、销售的人员超过500万,带动相关产业超过400亿元。2017年,湖南湘潭县政府在《关于支持槟榔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确保槟榔产业销售收入三年实现300亿元,五年实现500亿元的目标,槟榔已经成为了湘潭市乃至湖南省重要的产业之一。
,针对目前国内槟榔市场消费中以嚼食鲜果或干果为主的状况,我国在成功研制开发出槟榔口腔保健系列产品的基础上,正积极对槟榔综合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技术进行系统化、配套化研究,充分挖掘槟榔有效成分的经济价值,开发高附加值的药品、美容品、保健品和日用品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槟榔深加工产品,提高槟榔产品的附加值,开辟槟榔产业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群体,这对于促进我国槟榔种植业与加工业的发展, 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湖南还试图将槟榔化学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相融合,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系统提出槟榔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创建的槟榔循环利用研究体系,推广应用于槟榔生产与深加工产业过程废弃物及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其理论核心是以槟榔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集成多学科知识与技术交叉融合,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引导,推进槟榔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槟榔产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线性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槟榔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驱动力。服务于中药产业的节能减排、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