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再一次推迟了南京今年秋季的开学。这波7月20日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始发的疫情,由变异毒株德尔塔引发,传播速度较快,病毒载量较高(德尔塔毒株病毒载量为去年流行毒株的1260倍),治疗时间较长,易发展为重症,已引发多个外省市关联病例。面对不断变异、传播力增强的病毒,公众最关注的是如何有效防护?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专家李兰娟做出了权威解读与分析。
李兰娟院士认为,在尽早确定传染源(首发病例)的情况下,迅速开展高质量全方位的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查清传播关系和重点场所。充分利用现代化防控手段,如采取大数据技术精准刻画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活动规迹,对于潜在的感染者要尽早尽快发现他们,并进行管控和隔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筛查,发现和控制所有传染源(感染的人),阻断传播链非常重要,只要感染者全部发现了,隔离了,传播链切断了,就不再有新感染者,疫情就能控下来。只要做到上面这些措施,疫情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蔓延。
李兰娟院士建议,对海外及高风险地区前来的人员,各地要加大管控力度,特别是要用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潜在流入的感染者、高危密切接触者进行精准识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核酸检测筛查,做到疫情防控的可知可控。她还建议,各地要加快新冠疫苗的接种速度,尽快将疫苗接种率提高到80%以上。
对于已感染德尔塔毒株的新冠肺炎患者,早介入、早救治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重症患者早期往往有细胞因子风暴发生,而采用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有效消除细胞因子风暴,减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
李兰娟院士还倡议,当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要立即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咽拭子采样。此外,民众要加强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前往公共场所和人流密集场所时要保持社交距离,公共场所也要加强对民众的健康码查验和体温测量。
各地必须用更严、更快、更全的立体防控措施来阻断病毒传播。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需要有更严格的立体防控手段。要加强机场、车站、港口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利用信息化手段发现所有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对其进行隔离观察、早期治疗;民众要时刻做好个人防护;加快疫苗接种速度等。
最后,李兰娟院士指出,要加快研究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加强针”疫苗,以提高保护率。目前的研究表明,国产常用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仍然有效,即使感染病毒,也能减轻病情。中国要继续坚持“应接尽接”的接种策略,包括对老人、孩子的疫苗接种,从而尽快建立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