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
新生儿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24℃是最好的,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还要及时的避免风吹,预防孩子受凉。
(2)。
还要多注意经常变换,取头高侧卧位,时常的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3)喂养。
应给患儿丰富的热量和营养还有水分。如病情危重,那么就可以暂停喂奶和喂药,避免呕吐引起窒息。如喂奶时患儿口和鼻周围出现青紫还有呛咳,那么就应该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和多次。
(4)吸氧。
当患儿出现呼吸气促和唇周青紫时就应该马上吸氧。烦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漏斗法给氧,每分钟给氧量1—2升。使用时,漏斗边沿距鼻子1厘米左右。太远,浪费氧气和效果不好的话;太近,影响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安静后,那么就可以改用鼻导管法间歇吸氧。
(5)吸出痰液。
肺炎时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但新生儿反应也会变得低下,不会咳痰,所以就需要及时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的出现。吸痰时,应该采用口对口或大注射器连接导管吸出痰液,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刺激。
(6)体温。
新生儿肺炎时体温一般是很正常的。如果体温过高的人,那么就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用退热药物,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7)输液时,每分钟以4~6滴是最好的。
可以及时的避免因速度太快造成的肺水肿或心衰而加重的病情。输液量不可以多,按每日40~60毫升/千克体重计算。
(8)新生儿反应能力不好,肺炎初常没有呼吸道的症状。
,那么就需要密切观察其心率、呼吸变化。如果有口吐泡沫和面色苍白还有唇周青紫,拒喝奶时,说明病情较重,要马上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