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泡参的奥秘》
泡参,又名龙胆草,属于桔梗科、沙参属。它的茎单生,有时带有长硬毛,生叶常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序具有长长的分枝,组成大型的圆锥状,有时更呈现出稀疏的态势。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湖北西部、陕西、四川及贵州的林缘或草地中。
泡参,以其根入药,被誉为南沙参或泡沙参。它以其独特的功效,成为了中医临床的重要药材。泡参能够清热养阴,润肺止咳,对于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它还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作用。
南沙参与北沙参虽然都同属于桔梗科沙参属的植物药材,但它们的功效却有所不同。南沙参更偏重于润肺止咳,而北沙参则更偏重于养胃生津。在选择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症状进行辨证选用。
泡参还有糖泡参等不同的种类,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在临床运用中,泡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白泡参作为一种常见的泡参品种,其吃法也有多种,可以煲汤、煮粥、泡茶等。
泡参的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在炮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蛀虫的危害。对于适宜人群,风寒咳嗽者应当避免使用。而南沙参的食疗作用则包括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等。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泡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可以通过使用泡参来缓解症状。泡参还可以用于治疗虚火牙痛、产后无乳等症状。对于不同症状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临床应用实例
1、肺热阴虚:针对燥热咳嗽、干咳少痰或咯血的患者,南沙参可与桑叶、知母、麦冬等药材配合使用,以清热养阴,润肺止咳。
2、热病伤阴:对于胃阴不足的舌红少津、咽干口燥、食少纳呆的患者,北沙参可与石斛、天花粉、准山药等药材共同使用,养阴润燥,清热生津。
麦门冬汤
针对肺热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痨嗽咯血、咽干音哑等症状,南沙参可与麦门冬、半夏、甘草等多种药材一同使用。此汤剂能治疗燥热伤阴、咳嗽咯血等多种症状,清热养阴,润肺生津。
竹叶石膏汤
此汤用于治疗胃热伤阴、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胃脘隐痛等症状。北沙参配合麦冬、石斛等药材,清热养阴,益胃生津。此汤中的竹叶、石膏等药材能清胃之热,配合清热生津的药物,不仅能降低其温燥之性,还能促进津液的输布,活跃脾气。若大便干燥难解,可加入火麻仁、郁李仁等药物润肠通便。
沙参四味散
此散剂由南沙参、甘草、紫草茸和拳参制成。功能解热清肺,止咳祛痰。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胸胁刺痛等症状。口服,每次5g,每日1-2次,小儿酌减。
南沙参浸膏溶液
此溶液由南沙参经渗漉法提取制成。功能镇咳祛痰,清肺火止咳。适用于肺气虚弱、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脓疡、肺结核等症状。口服,每次2-10ml,每日2次。
糖泡参(糖渍人参)的功效
糖泡参为名贵中药,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等多种症状。糖渍后的口感更佳,方便服用,常作为进补品。
泡参的临床运用
在临床应用中,泡参被广泛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例如,沙参四味散中的南沙参,就与甘草、紫草茸等药物配合使用,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肺热咳嗽等症状。南沙参浸膏溶液也被用于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
1. 在服用人参后2-3日内避免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破坏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中药制剂汇编》之利咽合剂制作详解
配方:南沙参250g,桑叶75g,石斛与射干各125g,木蝴蝶37g,白苏子再取125g,麦冬分量至150g。将这七味药材置于水中煎煮两次,将煎液合并后过滤。经过静置,取其上清液浓缩至1050ml。随后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并充分搅拌,再次静置后取得上清液1000ml,即为此制剂。此药液为淡黄色,口感苦涩,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少量沉淀。检验时,取本品2ml,加入碱性酒石酸铜试液4-5滴,水浴加热5分钟后,会产生红棕色沉淀。该制剂的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3。其功效在于养阴生津、清热利咽,特别适用于慢性咽炎的治疗。用法为口服,每次服用20ml,每日两次。
白泡参的食用方法探索
白参炖鹧鸪汤
准备材料:鹧鸪500克、白泡参也就是人参30克、盐3克、味精2克。
做法:首先将鹧鸪清洗干净,去除内脏,然后将其擦干水分并切块。将人参切片,与鹧鸪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开水。为炖盅加盖后,使用文火隔开水炖约3小时,最后加入盐和味精进行调味,热服即可。
白泡参蒸鸡蛋
所需材料:鲜裂褶菌50克、鸡蛋2只、精盐、味精、葱花、猪油。
制作步骤:先将裂褶菌去杂洗净,然后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后挤净水,用刀切成小丁。接下来,将鸡蛋磕入碗内,依次加入裂褶菌、精盐、味精、葱花、猪油以及清水,搅拌均匀。一切准备就绪后,将其放入笼内蒸约20分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