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过敏症的预防和治疗,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过敏原,然后采取有效的避免措施。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过敏原的特异性诊断往往是一大挑战,许多患者的过敏反应并非由免疫机制引发。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用药前,我们必须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于存在过敏史的患者,应该在病历首页进行醒目且详细的记录,以便后续治疗参考。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口服制剂的使用,以降低过敏风险。注射药物后,我们需要对过敏体质的患者进行至少15至20分钟的观察。对于需要使用诱发过敏的药物(如磺造影剂)的情况,我们应该提前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强松,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对于必须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减敏试验”或“脱敏试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在抗组胺等药物的保护下,逐渐增加患者对所敏感药物的耐受性。在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高度警惕,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如肾上腺素、氧气、气管插管以及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等。
皮肤挑刺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检测过敏原的方法,但在必须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我们应慎重考虑采用此方法。如果必须进行药物测试,我们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的监护下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预防和治疗过敏症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明确过敏原、谨慎用药、密切观察以及准备应急救援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