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一种常见于40至50岁中老年人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气血不足。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体质虚弱,肝肾精气不足,肌腱脆弱,容易出现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腱和血脉紧张,血液循环速度减缓,气血凝滞,从而容易形成肩周炎。
外部因素对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其中,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即灵活性强、稳定性差,当受到突然的外部损伤时,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容易受到伤害。如果治疗不及时,局部会形成钙盐沉积,使周围的软组织僵硬,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风寒湿邪的因素也会影响肩关节,导致经络阻塞、气血不足,从而引起肌肉僵硬、粘连。
其他因素如外伤造成的锁骨或肱骨骨折,整复固定时间过长,也会使肩关节长期得不到运动,导致筋失所养、气血阻滞,最终形成肩周炎。
除此之外,一些与肩关节相邻的器官也会影响周围的血液循环,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这些炎症会导致肌肉和韧带僵硬,使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最终出现软组织粘连,从而引发肩周炎。
对于想要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人来说,除了避免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等外部因素外,还需要注重内部调养,保持气血充足、肝肾健康。注意季节变化对肩关节的影响,避免长时间固定不动等也有助于预防肩周炎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和保护自己的肩膀,才能有效避免肩周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