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俗称脱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常见于那些喜欢长时间蹲厕的人群。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却往往成为诱发疾病的罪魁祸首。尽管直肠脱垂被一些人视为小病,但它对身体的危害实则深重且广泛。那么,直肠脱垂究竟会带来哪些潜在的危险呢?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会遭遇便秘的困扰,排便变得不规律,直肠时常感到肿胀,即使排便后也会有不尽之感。此时的肿胀还可以在自行努力下收缩回去。
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除了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肛门脱出,甚至在咳嗽、行走等轻微腹部压力时,也会出现肛门脱落的现象,这时已无法自行收缩,需要患者手动将肿块推回肛门内。由于不断有粘液排出,患者的内衣常常被污染。
更进一步的,当直肠脱垂导致肠粘膜受损,出现溃疡时,将会引发出血和腹泻。如果肿瘤无法收缩,容易引发炎症和肿胀,患者将感受到疼痛,并可能进一步加剧便秘。对于孕妇而言,如果分娩时发生肛门脱垂,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构成威胁。
直肠脱垂的反复下降和收缩,会导致粘膜充血和水肿,常常有粘液和血性物质从肛门流出。患者经常会感到盆腔和腰骶部的肿胀、坠胀感,以及会阴和股后的钝痛。
对于直肠脱垂的危害,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要等到疾病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时,才考虑接受治疗,这样对疾病的有效治疗和身体的康复都是不利的。及早预防、发现和治疗直肠脱垂,是维护健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