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在病变的静止阶段,疾病悄无声息地侵蚀着骨骼,使其失去原有的形状,肢体则因之增厚并变形。此时的皮肤变得异常脆弱,色泽暗沉,布满了疤痕。哪怕是轻微的创伤,也可能引发持久不愈的溃疡,或者形成长期不闭合的窦口,突出的肉芽组织伴随着臭脓的流出。肌肉逐渐纤维化,导致关节挛缩,严重妨碍了正常的肢体活动。

当急性感染发作时,疼痛如潮涌而至,表面皮肤变红、肿胀,伴随着热感和压痛。体温可能升高1~2℃。原本封闭的窦道口也会在此刻打开,排出大量的脓液,甚至有时会有死骨脱落。当死骨排出后,窦道口会自行关闭,炎症也随之逐渐消退。这种急性发作的频率可能是几个月一次,也可能是几年一次,往往会在体质较差或抵抗力低下的时刻被触发。

长期的反复发作,使骨骼扭曲、畸形、增厚,使受影响部位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肌肉挛缩,邻近关节也发生畸形。窦口皮肤因长期受到脓液的刺激,甚至可能发生癌变。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疾病还可能影响骨骺的生长发育,导致肢体缩短畸形,给孩子的未来带来不可预知的困扰。

诊断这种疾病并不困难,尤其当窦道和窦道排出死骨时,更是易于确诊。通过X线检查,我们可以确认是否有死骨,并了解死骨的形状、数量、大小和部位,以及附近外壳的生长情况。虽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CT检查,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死骨周围骨质浓度过高,X线难以穿透,因此需要进行CT检查以获取更详细的图像。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