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扩张,又被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导管的良性病理变化。它主要是由于乳腺导管不良扩张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这一病症在育龄期妇女中较为常见,特别是30至40岁的经产妇女,偶尔也会出现在绝经后的老年妇女身上。
乳腺导管扩张的误诊率相当高,达到了惊人的75%。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病程多变且复杂。
乳腺导管扩张的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主要表现为乳房肿胀、疼痛、发红及硬结,伴随乳头溢出液体,这一阶段最容易与急性乳腺炎混淆,有时会被误诊为炎性乳腺癌;亚急性期时,乳房肿胀消退,留下硬结或肿块;而慢性期则可能出现乳房肿块与皮肤粘连,肿块无痛感,并可能出现乳头回缩,这一阶段最容易误判为乳腺癌。
由于这种疾病的病程可能长达数年,长时间的病程也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乳头溢液可能是本病的首发症状,液体的性质多为血性、浆性或脓性,这也是导致误诊的一个原因。早期可能伴随内脏淋巴结肿大、质硬、压痛等症状,给鉴别带来困难。
幸运的是,现代医疗技术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红外扫描、超声波检查以及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等方法,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极大的帮助。它们不仅可以确认乳腺导管的扩张,还可以发现导管中是否存在其他占位病变。细胞学检查在诊断该疾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反复检查乳头溢液以及细针抽吸肿块组织的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判断炎症细胞主要是浆细胞,从而协助识别病症。
需要明确的是,乳腺导管扩张是乳腺的良性变化。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这一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仅需要切除乳晕扩张的导管肿块,乳头和大部分乳房可以保留,不会影响外观和美观。对于肿块较大、占据整个乳房一半以上且年龄在45岁以上、乳房较小的患者,也可以在患者自身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乳房切除术。及早诊断和治疗是确保患者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