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关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探索艾滋病的发病机制:理解其感染过程与影响

艾滋病,这一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发病机制究竟如何?本文将为您揭开艾滋病的神秘面纱,带您深入了解这一疾病的感染过程与影响。

一、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过程

1. 原发感染

HIV在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的帮助下侵入人体。经过24-48小时,病毒会到达局部淋巴结。大约5天后,病毒成分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进而导致急性感染。

2. HIV在人体细胞的感染过程

HIV-1选择性吸附CD4宿主细胞,并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受体。成熟的病毒颗粒经历环化、整合、转录、翻译、组装、成熟和发芽等步骤。

3. HIV感染后的临床转归

由于免疫系统无法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临床上可分为典型进步者、快速进步者和长期不进步者三种情况。

(二)抗HIV免疫反应

抗HIV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以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主。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针对HIV蛋白质的各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及CTL来抑制病毒复制。

(三)免疫病理

1. CD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感染HIV后,CD4+ T淋巴细胞数量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有症状期。这一变化过程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状况和疾病进展。

2. CD4+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Th1)细胞被T辅助细胞2(Th2)细胞替代,以及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受损等,使得HIV/AIDS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3. 异常的免疫激活

HIV感染后,CD4+、CD8+ T淋巴细胞表达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异常的免疫激活状况不仅反映了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还能预测CD4+ T淋巴细胞减少的速度。

我们了解到艾滋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在生活中,我们应保持清洁,避免,以此确保我们家庭的健康和幸福。我们也要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做出贡献。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