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氧菌的四大类别及其特点
厌氧菌,这一微生物族群,在人体内的分布广泛且复杂。它们通常可分为四类,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常见的感染部位。
第一类:厌氧球菌。这类细菌包括革兰阳性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厌氧链球菌和革兰阴性韦荣菌属。肺部和胸膜感染尤为常见。
第二类: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在肺部厌氧菌感染中,这类细菌十分常见。其中,脆弱类杆菌是最常见的,其次是梭杆菌属的一些种类。
第三类:革兰阳性无芽孢杆菌。包括丙酸杆菌、真杆菌属、乳杆菌属等。这些细菌在肺部厌氧菌感染中也较为常见。
第四类:梭状芽孢杆菌。虽然这类细菌很少引起肺部感染,但它们的存在依然需要我们警惕。
(二)厌氧菌引发感染的机制
通常情况下,生活在人体内的厌氧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当身体的防御功能减弱,菌群发生变化时,厌氧菌就可能从原来的位置转移到其他非生活的组织和器官,导致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肺炎的主要发病环节包括上呼吸道菌群变化、异常定植以及吸入引起的各种诱因。其中,牙周病是厌氧菌的常见来源。牙龈腔内的电势和厌氧菌的数量都相当惊人,牙周病的变化会改变内源性菌群,增加厌氧菌的寄生。而吸入的诱因则多种多样,包括意识障碍、酗酒、脑血管事故等。
肺部的一些疾病也容易引起厌氧菌感染,如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新生物或其他原因的支气管阻塞、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一些研究指出,脆弱类杆菌的荚膜多糖在肺脓肿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动物实验也发现,免疫调节T细胞淋巴因子与厌氧菌抗原的相互作用,会调节脓肿的形成。
吸入性厌氧菌肺炎多为叶段性分布,初期会有肺泡壁水肿和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伴随肺间质炎症和轻度单核细胞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形成坏死性肺炎或肺脓肿。慢性肺脓肿则会有壁厚、多或大、位于肺胸膜下的溃疡形成脓胸等特点。肺部厌氧菌感染有化脓性坏死、脓肿形成以及并发性脓胸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