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小状况,比如感冒。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视这个问题,或者简单地将其视为过敏性鼻炎。但实际上,感冒和过敏性鼻炎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需要我们加以区分并及时就医。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入侵引起的,表现为鼻塞、流鼻涕等症状。起初,鼻涕可能呈现清澈的色泽,几天后会变成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还会伴有发烧、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但这一切都是自限性的,只要我们注意休息、多喝水,大约7到10天就能自愈。
而过敏性鼻炎则是由于接触到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引发的鼻部过敏性炎症。一旦遇到过敏原,如冷空气或烟味等刺激,就会立刻出现鼻子痒、打喷嚏等症状。喷嚏有时会连续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随后流清水样鼻涕,数量之多仿佛关不住的洪水,一天之内甚至能用掉一卷卫生纸。还可能伴有鼻塞等症状。轻度发作可能持续半小时左右,而重度发作则可能整天持续,严重地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病情容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过敏性鼻炎还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初秋时节已过,随着秋季致敏花粉的到来,如蒿属、草、藜等花粉的飘散量逐渐增加,直到国庆节前后结束。如果你在这段时间频繁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尤其是眼睛和耳朵发痒,那么很可能是过敏了。如果你在同一季节连续几年生病,那么过敏的可能性更大。
过敏性疾病与体质有关,具有遗传倾向,是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要想根治,还需要从根本原因入手,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在生活中接触,或者进行免疫治疗。
虽然过敏性鼻炎与感冒在症状上有些相似,但只要我们仔细阅读上述介绍并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仍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不要总是自行服用感冒药,最好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快地康复。我们应该重视身体健康的每一个细节变化,及时就医并正确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