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什么是围绝经期综合征

随着女性步入四十的大门,一场与卵巢功能的悄然告别逐渐展开。卵巢,这个关乎女性青春的源泉,其功能在此阶段开始逐渐衰退。雌激素的水平不再像过去那样稳定,而是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身体器官也随之经历退行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身体症状,如月经紊乱、潮热、盗汗等,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着精神和心理的困扰,直到绝经后的一年。这段时期,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围绝经期,是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阶段,持续时间或长或短,从几年到十多年不等。围绝经综合征则是这一过程中因性激素减少引发的一系列身心症状。

对于这一特殊阶段的女性来说,西医的诊断多关注于特定的年龄区间(45岁至55岁),并特别注意到月经紊乱以及热汗这一典型症状的出现。同时可能伴随的症状包括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痛等,此时血清雌二醇(E2)减少,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则会有所增加。而在中医的视角下,这个阶段的女性可能会出现热汗、精神倦怠、头晕、耳鸣心悸等症状,中医称之为“经前后各种疾病”,也被称为“绝经前后疾病”。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规律,有时可能持续几个月,有时则可能长达数年甚至更久。

在治疗围绝经综合征的过程中,西医常采用HRT方案,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相比之下,中医在治疗围绝经综合征引发的各种症状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少。中医擅长调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的身体功能。除了生理层面的治疗外,这一阶段女性的心理状态也极为重要。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内在心理因素,引导她们有意识地控制负面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为此,制定个性化的行为矫正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生活事件刺激的能力,配合药物治疗,无疑有助于提高围绝经妇女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在这一特殊的生命阶段,我们不仅需要在生理上给予关注,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关爱和支持。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