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除此之外,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也是常见的表现。这种病症的起源比较复杂,可能源于神经间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神经元等组织,具体原因尚未明确。
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当属胶质细胞瘤,尤其在30-40岁或10-20岁的年龄段较为常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所有胶质瘤的51.4%,其中星形细胞瘤数量最多。脑室系统和小脑也是胶质瘤的常见发生部位。
关于胶质瘤的成因,有以下几点分析。肿瘤可能是由原始细胞的胚胎残留灶生长而成,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引发其慢性增殖,形成肿瘤。对于多发性胶质瘤或胶质瘤病,可能存在多个肿瘤发生中心。
遗传因素在胶质瘤的发病中扮演了角色,尽管具体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近年来,对胶质瘤染色体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是C组染色体异常。
生化环境方面,胶质瘤细胞的生化特性与正常细胞有所不同。例如,色素氧化酶、磷酸激酶和ATP水平较低,而β葡萄糖醛酸酶则较高。
电离辐射、亚硝基化合物、污染空气、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脑胶质瘤的风险。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如X射线、γ射线等,会增加脑胶质瘤的发生率。亚硝基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空气污染导致某些职业的工人及其子女患脑肿瘤的几率增加,这些职业多与造纸、磨粉、手工、印刷、化工、炼油和金属冶炼等有关。
尽管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不良生活习惯如部分食物、饮酒、吸烟等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但这些因素已经被证实与消化道肿瘤和肺肿瘤的发生有关。一些动物实验也证实,某些病毒感染可能诱发脑肿瘤,特别是在怀孕期间。
专家指出,肿瘤的性质以胶质瘤为主,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和多形胶质母细胞瘤。不同部位的脑干可能以不同类型的胶质瘤为主,例如脑干上部以低恶性星形细胞瘤为主,而脑干下部则以胶质母细胞瘤为主。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注意预防并及早发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