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外耳道湿疹怎么治疗

外耳道湿疹,一种深藏的病因未明的皮肤疾病,似乎与变态反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精神因素、神经功能的紊乱、内分泌的失调、代谢的障碍以及消化不良等都可能是其背后的推手。那些引发变态反应的因素,更是五花八门,可以是日常的食物如牛奶、鱼虾、海鲜,吸入的如花粉、动物的皮毛、油漆、化学气体,接触的如药物、化妆品、织物、肥皂,甚至是助听器的化学物质等。潮湿和高温更是常见的诱因。

外耳道湿疹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湿疹带来的是一种痒痛难耐的煎熬,伴随烧灼感,挖耳后流出的是黄色水样分泌物,凝固后形成黄痂。这些分泌物还会随着流动而引发其他部位的病变。亚急性湿疹则是由急性湿疹未经妥善治疗或迁延不愈所致,虽然瘙痒依旧,但渗液较少,伴随结痂和脱屑。而慢性湿疹则是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的结果,外耳道内剧痒,皮肤逐渐增厚,伴有脱屑。

对于这一病症的治疗,首先要追查病因,清除过敏原。对于病因不明的患者,建议停食辛辣、刺激性或有较强变应原性的食物。同时避免抓挠外耳道,不要随意用水清洗。如怀疑局部用药引起,应停用这些药物。如果是中耳脓液刺激引起的,需要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中耳炎,同时治疗外耳道炎。全身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也必不可少。如出现继发感染,还需全身或局部使用抗生素。

局部上药治疗方面,对于急性渗液较多的患者,先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渗液和痂皮,然后用硼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湿敷。干燥后,涂抹氧化锌糊剂或硼酸氧化锌糊剂。对于亚急性渗液不多的情况,局部涂搽2%龙胆紫溶液后,再进行上述干燥与涂搽操作。慢性干燥者则可以局部涂搽氧化锌糊剂、10%的氧化锌软膏等。干痂较多者需先用双氧水清洗局部再用药。皮肤增厚者则可以使用3%的水杨酸软膏。

还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对于外耳道湿疹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制定,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