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老年溶血性贫血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温抗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要任务是积极寻找病因并治疗原发病。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此病的主要药物,开始剂量要充足,如泼尼松1~1.5mg/(kg·d),口服。大约一周后,红细胞会迅速上升。若治疗三周内无效,则考虑更换其他治疗方法。当红细胞恢复正常后,维持治疗剂量一个月,随后逐渐减量。小剂量泼尼松至少持续3~6个月。约有82%的患者在早期可全部或部分缓解。仅有13%至16%的患者在长期停止使用泼尼松后能够维持长期缓解。若需至少15mg/d的泼尼松来维持血象缓解,应考虑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作用于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抑制抗体产生;改变抗体对红细胞膜抗原的亲和力;减少巨噬细胞上的IgM及C3或抑制这些受体与红细胞的结合。

除了糖皮质激素,脾切除也是一种治疗方法。脾是产生抗体的器官,也是红细胞过敏的主要损伤场所。即使脾切除后红细胞仍然过敏,抗体对红细胞生命周期的影响也会减少。根据统计,脾切除手术后的效率约为60%。对于手术效果的预测,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某些情况下,如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或抗体IgG切脾疗效可能更好。对于术后复发的病例,糖皮质激素治疗仍然有效。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无效、脾切除有禁忌或泼尼松剂量需达10mg/d才能维持缓解时,应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丙卡巴肼。免疫抑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在血象缓解后,逐渐减少或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大剂量人血丙球蛋白静脉注射、环孢素或血浆置换术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持久,需要进一步观察。

对于溶血性贫血的预后,最重要的是停止使用药物,否则贫血可能会加重,甚至威胁生命。溶血性贫血的类固醇治疗并不会减少贫血的状况。对于患者而言,积极寻找并消除病因是治愈溶血性贫血的关键。

以上内容是关于温抗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及预后的详细信息,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