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深知酒精对身体的伤害,特别是当一些人因长期过度饮酒而步入酒精性肝硬化的境地。这是一种由于日常饮酒过量所导致的疾病,是酒精性肝病的最后阶段,属于门脉性肝硬化类型。近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所上升,成为肝硬化病因中的第二大因素。
酒精性肝硬化,这一病症的背后是长期大量饮酒的累积伤害。当我们沉迷于酒精的短暂欢愉时,肝脏却在承受着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酒精的反复侵袭导致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演化为肝硬化。这一病症的发生与饮酒方式、性别、遗传、营养状况以及是否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以及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都会加剧肝硬化的风险。
酒精性肝病的病理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旅程:从酒精性脂肪肝,到酒精性肝炎,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这三个阶段常常重叠,难以明确区分。通常,平均每天饮酒超过一定量(80%G),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超过10年的时间。
那么,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究竟是什么呢?
酒精对肝脏的超微结构造成损伤,引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酒精会引发免疫反应紊乱,激活淋巴细胞,增加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同时增加内毒素的肝损伤毒性。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TL)等细胞因子也会增加。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会直接影响免疫调节,改变免疫标记物。
酒精会扰乱胶原代谢,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酒精还能激活酒精性肝病患者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酶,引发储脂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合成粘蛋白和胶原蛋白。酒精含有铁元素,导致铁的摄入和吸收增加,肝细胞铁颗粒沉积。铁元素能刺激纤维增生,进一步加重肝硬化。
了解完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远离这种疾病,做好早发现早治疗。让我们一同加强对酒精性肝硬化的护理,让身体重回健康状态。希望每位读者都能珍爱生命,远离酒精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