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一种常被忽视的疾病,时常悄无声息地侵入人们的生活。许多患者在与之长期共处后才察觉其存在,这是因为结肠炎的发作往往随着季节的更迭而间歇出现,而在无症状的时期,患者几乎与常人无异。很多人对其掉以轻心,甚至在面对如腹泻和腹痛等早期症状时,也仅仅将其视作普通的胃痛。
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程迁延,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主要的症状是腹泻,患者可能会排出脓血粪便、粘液血粪便或血粪便。这些症状伴随着腹痛,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规律:腹痛→便意→排便→缓解。这一过程的背后,是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紊乱、继发感染等诱因在悄然影响病情。
那么,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具体有哪些呢?
首先是腹泻。患者可能会经历每天数次甚至数十次的轻度腹泻,或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此时的粪便可能带有粘液和脓血。
其次是腹痛。轻度患者可能只感到腹部不适,而不会出现明显的腹痛。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腹痛表现为左下腹或下腹部的轻度至中度疼痛,在疼痛后会有全腹疼痛的情况,但随后会逐渐缓解。
患者还可能出现便秘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每四天至五天才能排便一次,且粪便干燥如羊屎样,甚至需要依赖泻药才能排便。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结肠炎还可能引发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其他症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便血。便血是结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也是衡量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结肠炎病程较长,尤其是长达5-25年的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肠狭窄。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部位。虽然肠狭窄在初期可能无症状,但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肠梗阻。当结肠炎患者出现肠狭窄时,应提高警惕,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了解这些慢性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更加警惕。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让我们对结肠炎提高警惕,保护我们的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