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与昆虫的交锋中,人成为了唯一的昆虫宿主。昆虫感染者,则是昆虫病唯一的感染源。感染的方式有两种:自身感染和异体感染。
自身感染,是一种雌性昆虫在夜间沿着肛门爬行,在周围的皮肤上产卵的过程。这种卵会引发奇怪的瘙痒,促使儿童用指甲抓挠,从而感染卵。当昆虫孵化时,它们可能会被吞下,从而在胃和十二指肠开始孵化,最后在小肠和大肠的下部发育成熟。如果昆虫在肛门孵化,那么幼虫甚至可以爬进肛门,入侵大肠,引发逆行感染。这两种自身感染的方式会让感染加重,延迟康复。
异体感染则更为复杂。污染的卵可能通过食物、玩具等媒介传播,也可以通过口鼻、吸入飞卵等方式感染。这是集体和家庭传播的主要方式。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种昆虫的构造和生命周期。引起疾病的昆虫是蛲虫,一种寄生在下小肠和结肠的小线虫。雌虫体长大约一厘米,呈乳白色,身体中部稍厚,尾巴细长,犹如一条纤细的白线。雄性体长约是雌性的三分之一,尾巴向腹部卷曲。它们的头部会钻入粘膜,吞噬肠道内容物,甚至有时会吸收血液。
这些昆虫的致病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机械或化学刺激、营养消耗和昆虫迷路引起的并发症。昆虫在宿主肠道的不同发育阶段,会对肠壁神经末梢产生一定程度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引发神经和胃肠功能障碍。大量昆虫的存在会影响儿童患者的营养吸收和身体发育。雌性昆虫在肛门周围产卵可能会引发局部瘙痒、炎症、湿疹、出血和继发感染。长期刺激还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除此之外,这些昆虫还会造成各种病理变化。它们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粘膜下淋巴组织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和脂肪性变。这些病理变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急性或亚急性阑尾炎、肠粘膜脓肿、肺结节嗜酸性穿孔等。
对于人类来说,预防和治疗这种昆虫感染至关重要。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污染源接触是预防的关键。而对于已经感染的人来说,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是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