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代抗抑郁药物如异丙肼和丙咪嗪问世以来,现今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已达39种。这些抗抑郁药物在疗效上各有千秋,除了文拉法辛,其余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时都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方便程度、副作用大小、起效快慢、价格高低以及药物特有的药理学特性等方面。这些差异使得某一种抗抑郁药物更适合治疗某一特定类型的抑郁症。
对于伴有明显激越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治疗时倾向于选择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这些患者可以考虑依次选用文拉法辛、米氮平、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等药物。在治疗初期,可能会考虑联合使用小剂量的或劳拉西泮等药物以缓解激越症状。
当抑郁症患者伴有强迫症状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这类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抗抑郁治疗外,还需要使用具有抗强迫作用的药物。在FAD批准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中,包括氯丙咪嗪、氟伏草胺、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氟西汀等,都可以作为选择。而且,针对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的使用剂量通常是治疗单纯抑郁症的剂量的2-4倍,并且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
对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除了使用抗抑郁剂外,还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这两种药物需要足量足疗程联合使用。这类患者表现出抑郁症的症状外,还有幻觉、妄想、阳性思维形式障碍等精神病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对于伴有精神运动性迟滞的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思维发动的迟缓和思维流的缓慢,以及以睡眠障碍和食欲降低为主的生物学症状。针对这些症状,治疗时可以选用激活作用强、镇静作用较弱的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等。
不同类型的抑郁症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而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是治疗的关键。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有更多有效、安全、方便的抗抑郁药物问世,为抑郁症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