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深度探究:
在细致的实验室观察下,肿瘤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风采。肉眼观察,这些肿瘤呈现圆形、椭圆形或扁平状,被膜薄如蝉翼,表面光滑如镜,质地柔嫩似水。它们与周围的组织界限分明,犹如独立的小天地。剖开肿瘤,内部呈现灰红或深红色,约三分之二的肿瘤内部存在不同大小的囊腔。这些囊腔内部,有着乳头突入其中,腔内含有粘液、冻结物质或类似奶酪的样本。对这些特征的掌握,对于手术过程中的疾病识别至关重要,如结核病、囊肿以及其他腮腺肿瘤。偶尔,我们还可以在肿瘤周围发现深红色的淋巴结,这些淋巴结可能在显微镜下部分或全部显现。
当我们进一步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可以发现这些肿瘤由嗜酸性上皮细胞和淋巴样间质组成。这些上皮细胞呈现出假复层结构,其细胞质内含有嗜伊红颗粒。这些颗粒如同微小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视线。上皮部分会形成乳头状结构,突入大小不等的囊腔中。这些囊腔的表面上皮可能会呈现顶质分泌的特性。腔内充满了粘液样物质、细胞碎屑以及脱落的变性上皮成分,如白细胞等。上皮和淋巴样间质之间,有一道基底膜作为隔离。在某些区域,我们还可以看到鳞状化生。淋巴样间质与区域淋巴结相似,可见淋巴滤泡的形成。透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其细胞质中富含线粒体。这些线粒体可能呈现正常大小,或者比一般的线粒体大2至3倍。张力丝在这里并不常见,如果出现,往往会伴随着化生。面向腔表面的上皮细胞,其表面布满了微绒毛,犹如细密的纤毛森林。
二、综合辅助检查: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我们还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检查。腮腺造影是其中之一,而99m锝核素显像则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在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肿瘤所在地99m锝的浓聚,表现为“热结节”,特别是在排空期,这一显像更为明显。这些检查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视角,使我们能更精准地识别、诊断病情,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