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提高对围绝经妇女的疾病认知,积极干预并治疗早期疾病,防止围绝经功血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围绝经期功血的问题不仅仅与全身因素相关,也与子宫内膜的局部因素紧密相连。以下是主要的局部因素:

1. 子宫内膜的螺旋小动脉在围绝经期功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功血患者的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有高达80%的患者存在螺旋小动脉异常。这些异常的血管形态会干扰子宫内膜微循环,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和局部凝血纤溶功能,从而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2. 纤溶活性的增强也是导致围绝经期功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子宫内膜纤溶酶活性的增强会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这些酶会裂解纤维蛋白,增加血浆中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进而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影响正常内膜螺旋小动脉顶部和血管湖的凝血止血过程,导致长期大量出血。

3. 局部前列腺素的产生异常也与围绝经期功血有关。实验表明,大量雌激素对抗孕酮会导致子宫内膜毛细血管内皮分泌前列环素(PGI2)数量增加。PGI2与血栓素A2(TXA2)共同调节子宫局部血量、肌肉收缩活性和凝血因素的平衡。在PGI2的作用下,子宫螺旋小动脉、微血管扩张,血栓形成受阻,导致子宫出血时间延长。

4. 溶酶体的数量和功能异常也是导致围绝经期功血的一个关键因素。子宫内膜细胞溶酶体的功能受到性激素的调节,直接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从卵泡期到黄体期,溶酶体的数量和酶活性会增加。月经前孕酮减少或功血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失衡会破坏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导致磷脂酶A2活化、花生四烯酸活化和前列腺素(PGs)大量形成,进一步引发内膜细胞破裂、内膜层崩塌、坏死和出血。

对于围绝经期的妇女,理解和关注这些局部因素对于预防和早期治疗功血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无严重并发症和子宫内膜癌的情况下,其预后一般良好。通过增加对疾病的认知,积极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围绝经功血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妇女的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