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肝炎患者众多的国家,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导致继发性肝硬化患者数量急剧上升。而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是肝昏迷。那么,哪些因素导致肝病患者陷入昏迷状态呢?在面临肝昏迷的情况下,我们又需要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一、探究肝病患者出现肝昏迷的成因
肝病患者的解毒功能已经受损,上消化道出血后,容易导致血氨水平急剧上升,从而引发中枢昏迷。水电解质紊乱也是一大诱因,肝硬化患者常常伴有腹水、水肿等症状,大量使用排钾利尿剂和放腹水等治疗手段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失衡,从而引发肝昏迷。饮食不当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多摄入肉类、蛋白类食物也会使机体血氨水平升高,抑制中枢引发肝昏迷。便秘、感染、使用药和镇静药等也可能成为昏迷的诱因。
二、肝昏迷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尿毒症、颅内血肿、脑膜炎、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以及糖尿病昏迷、低血糖昏迷、镇静剂过量等,也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导致一系列神经、精神异常,甚至昏迷。肝昏迷具有其独特的特征,例如扑翼样震颤、高血氨和肝硬化等,这些都是其他病症所没有的。在诊断时,我们需要将肝昏迷与其他疾病进行仔细的鉴别。
肝昏迷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家里有肝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上述可能诱发肝昏迷的因素,防患于未然。每一次的肝昏迷都意味着患者的预后情况更糟,死亡风险更高。早期识别和预防肝昏迷是保护患者生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