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这颅内神秘的液体,承载着支撑、保护与营养脑与脊髓的重要任务。其压力,更是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关键指标。
这压力,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生成。脉络丛的分泌、蛛网膜颗粒的吸收,以及脑组织的代谢,都在默默影响着脑脊液压力的正常值。而这一平衡,通常维持在80-180mmH2O,或者说0.78-1.76kPa之间。
当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之间出现矛盾,或者颅内压调节机制发生故障,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脑脊液的压力会升高,如同平静的湖面突然涌起波涛,可能导致脑积水的形成。
脑积水,这是一个让医学界头疼的疾病。它源于脑脊液循环的受阻或吸收障碍,让脑脊液在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聚集,扩大脑室,使颅内压升高。疾病的迹象明显,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智力低下等症状纷纷显现。如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怀疑脑积水的患者,医生如同侦探,需要进行深入侦查。腰椎穿刺检查,是测量脑脊液压力的重要手段。当发现压力升高时,医生还会进一步运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以明确诊断,揭开疾病的真相。
脑脊液压力的正常范围是在80-180mmH2O,或0.78-1.76kPa之间。当这一压力出现异常,可能就是身体发出的警报,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守护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