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颅脑损伤的情况下,脑膜炎的出现尤其值得关注。当颅底发生骨折并伴随脑脊液泄漏时,脑膜炎的风险显著增加。颅脑穿透性开放性损伤也可能引发此类炎症。值得庆幸的是,如果这类损伤能得到及时的早期治疗,伴随脑膜炎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除了通过开放性伤口入侵,化脓性细菌还可以通过血液、呼吸道、鼻窦、中耳、乳突区乃至蝴蝶鞍等路径悄无声息地侵入蛛网膜下腔。
(二)发病机制阐述
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中,病原体通常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偶尔也会发现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厌氧菌的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肺炎双球菌主要是通过额窦和筛窦途径,将化脓性脑膜炎引入颅内。对于颅脑穿透损伤晚期的脑膜炎,通常是由于脓肿破裂,导致脑深部感染并侵入脑室系统。一旦感染发生,由于细菌毒素和蛛网膜下腔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升高以及脑血流障碍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在这种生理病理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机体的复杂性和生命的脆弱性。及时的治疗和精确的诊疗手段对于减轻病患痛苦、提高康复率至关重要。这也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