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的治疗用药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急性乙型肝炎的世界里,由于其病情具有显著的自限性特点,治疗策略应当保持简洁。核心原则在于保护肝细胞,助力黄疸消退。对于那些无法自行进食或食欲不振的患者,适当的静脉补液和维生素补充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多数药物都是在肝脏中进行新陈代谢的,因此过度复杂的药物治疗方案无疑会给已经疲惫的肝脏带来额外的负担。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我们采取的是抗病毒治疗策略。这种治疗的目标明确而坚定:抑制HBV的复制,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状况,努力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抵抗力强大,我们必须确保抗病毒治疗的过程持续而稳定,疗程至少要坚持3个月到半年以上,甚至推荐至少维持一年。
在抗病毒的战场上,我们有各种武器:干扰素(主要是α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等)。在免疫调节方面,我们还有胸腺素(肽)、各种多糖等药物可以选择。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必须谨慎行事,应在专业医师的精准指导下进行,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应症,只有充分了解并合理运用,才能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