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结核,这一被称为结核性乳腺炎的疾病,是乳房的一种特殊慢性感染。虽然相对少见,但历史上早有记载,自1829年Cooper首次描述以来,到陈舜名于1930年的报道都证实了其存在。
这种病症在哺乳期妇女中较为常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乳房结核主要源于乳房皮肤的损伤,而继发性则通常在其他部位如胸部或其他器官的结核病之后发生。对于乳房局部病变的治疗,除了局部治疗外,全身性的抗结核病治疗也必不可少。
在祖国的医学文献中,乳房结核被称为“乳痨”、“乳疬”、“乳癖”等,反映了古人对这一疾病的深入理解和细致观察。中医认为,该病源于怒气伤肝、思虑伤脾,导致气滞痰凝,进一步引发气血运行不畅,乳液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恶化,热腐溃破,脓液外泄,脓稀且夹杂絮状物,长期脓液侵蚀,耗伤气血,病情迁延不愈。
这一疾病不仅是现代医学研究的对象,也在传统医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通过对这种疾病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乳房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可以看到中医对疾病成因的独到见解和治疗方法。对于乳房结核患者来说,及早发现、积极治疗以及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