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国荣的演艺生涯中,他不断突破自我,以打破原有的成功形象为路径,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勇气和自信。与大陆观众对他悲情角色程蝶衣的深刻印象不同,在香港,他的形象被定格在“完美情人”上。这引发了我长久的疑惑:为何他出演的港片中,女性角色对他的爱慕总是理所而从未深入这种爱慕的根源。他的追求戏码往往短暂且象征性,却总能轻易获得女性的忠诚。这种现象在95、96年后逐渐减少。
他开始努力塑造多元化的角色,刻意淡化原有的“完美情人”属性。例如,《红色恋人》中的角色,被他人描述为“一个中年男人,很普通”。在《男女》中,他化身存在感薄弱的小导演,而在《流星语》里,他饰演了一个生活在平民窟的单亲父亲,衣衫褴褛却充满生活的力量。《枪王》中的他更是挑战心理扭曲的狂角色。
这一时期,他在选择剧本上肯定拥有主动权,更注重剧本是否有助于自己的演技锻炼和角色转型。对于一位寻求突破的演员来说,“大制作”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他的转型无疑是成功的,2000年左右的几部作品,如《流星语》和《红色恋人》,他的演技再次得到了提升,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两个作品并不成功,但我却对其赞不绝口。
他的每一次突破都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张国荣,他的勇气和决心不仅体现在角色的选择上,更体现在他对演技的不断追求和突破上。他的演艺生涯是一部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勇气为我们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