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气温虽然高,但人体内仍然存在着虚寒。明朝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提到:“夏月伏阴,暖食尤为宜。”这句话揭示了夏天吃温热食物的重要性。潜伏在人体内的寒气,在夏季更需要通过食用温热的食物来调和。
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也明确指出:“长夏气在肌肉中,表实里虚。”即使外界气温再高,人体的内部仍然是虚寒的。在饮食上选择温热的食物是更为适宜的。
当我们谈到夏季的“暖食”,我们可以借鉴韩国人的习惯。在三伏天,韩国人喜欢食用参鸡汤来滋补身体。他们信奉“以热治热”的理念,认为在天气炎热时,摄入温热的食物更有利于解暑。因为温热的食物会刺激体内毛细血管扩张,有助于散热。热气腾腾的参鸡汤不仅有助于消暑,还能帮助恢复体力消耗。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夏天喜欢冷饮、冰品和凉面等食物。这种寒凉的饮食与体内原有的寒气相结合,对身体的阳气造成更大的损害。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病科主任医师倪正建议,在夏季应该多吃温热饮食,让身体适当出汗,带走体内的湿邪。
对于老年人、孕妇以及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更应该少吃或不吃冷食。空调的使用导致室内外温差大,人们进进出出容易感冒,出现鼻塞、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一碗热气腾腾的葱白胡椒面就能派上用场。趁热吃下,出汗就能缓解感冒症状。
夏天虽然热,但我们依然需要关注体内的虚寒,选择温热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平衡。这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对身体的关爱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