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的真相:营养与误解
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以为咕嘟咕嘟小火慢炖的肉汤,能够炖出丰富的营养,先喝汤可以占据胃的空间,让人产生饱腹感,从而帮助减肥。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于康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于教授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喝肉汤可以“补营养”。事实上,肉汤的营养价值远远不及肉本身。研究表明,肉汤中的营养成分仅占原料的很少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C、矿物质等少量营养素会进入汤内,而肉中丰富的非水溶性蛋白质大部分仍留在肉里。汤里主要含有一些氨基酸碎片,其营养素含量不足总量的10%。
对于痛风患者和血尿酸浓度偏高的人来说,肉汤中的嘌呤含量较高,应当谨慎食用。许多人迷恋于乳白色、浓稠的汤汁,认为这样的汤更具营养价值。实际上,这种“奶汤”的形成是因为在熬制过程中,油中的脂肪及鱼肉脂肪组织被粉碎成了微小的颗粒,在卵磷脂、明胶分子和蛋白质的作用下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奶汤”实质上就是乳化脂肪,频繁摄入并不健康。
那么,是否意味着肉汤就没有价值了呢?并非如此。肉汤中的某些营养成分确实有益于人体健康,但关键在于平衡饮食,适量摄入。喝肉汤时,不妨搭配蔬菜、豆类等其他食材,以实现营养的均衡。
面对关于肉汤的种种说法,我们应当保持理性,既不过度迷信,也不一概否定。关键在于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适量享用肉汤,让饮食更加健康、均衡。我们也要学会辨别各种营养信息,避免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