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高血压的理解与治疗颇具特色。高血压的发病,大多源于肝肾阴阳亏损,这其中伤肾与郁怒伤肝是主要诱因。治疗此疾病,除了医学手段,患者的生活方式与情绪状态也是重要的治疗部分。
在中医理论中,标本兼治是高血压的基本原则。治疗方法可分为治标与治本两大类。治标,主要是缓解高血压的症状,如平肝潜阳、祛痰化湿、宁心安神、活血化瘀等。而治本,则着重于调整阴阳平衡。针对肝肾阴亏、阴阳两虚等不同情况,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对于风火上扰型的高血压,症状如眩晕耳鸣、头痛等,治疗时多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同时配合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和牛黄降压丸。对于肝火上炎型,头晕目眩、胸胁胀满等症状,则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是痰浊上蒙型,则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中成药半夏天麻丸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气血亏虚型和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治疗则分别以归脾汤和左归丸为基础进行加减。而对于血瘀阻窍型的高血压,通窍活血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中药材的选择上,多味药材的协同作用有助于缓解高血压的症状。如天麻、钩藤、生石决明等具有平肝潜阳之效,适用于高血压早期和各个阶段的治疗。而当归、熟地、山药等则多用于调补肝肾,平衡阴阳。一些中成药如心脑疏通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等也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中医治疗高血压注重整体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除了药物治疗,还强调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情绪状态对疾病的影响。患者在接受治疗的也应积极配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