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令人担忧的报道揭示了关于儿童洗澡时玩的塑料玩具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塑化剂超标问题。在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检测发现多款大陆制造的沐浴塑料玩具塑化剂含量惊人,最高甚至超过当地及国际标准数百倍。这其中,常见的黄色洗澡鸭成为重灾区。
这些塑料玩具在接触热水和沐浴乳等油脂性物质时,容易释放出塑化剂。对于幼儿来说,他们通过皮肤和将玩具放入口中可能会摄入这些塑化剂。台湾的消费者对此忧心忡忡,为此台湾标准检验部门已经采取行动,要求制造商回收并改正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玩具商品。否则将面临严厉的罚款。
据了解,塑胶沐浴玩具由于其材质问题,可能更容易释放塑化剂。专家警告称,这些塑化剂属于环境荷尔蒙,可能干扰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增加性早熟和乳腺癌风险。对此,家长们必须高度警惕。在购买玩具时,一定要查看包装上是否有3C认证标志。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查询玩具的认证信息,以确保购买到安全的产品。
即使有3C认证标志的玩具也未必完全安全。部分不良企业可能会在产品上贴上假冒的“CCC”标志。消费者在购买玩具时需格外小心。专家还指出柔软的塑料制品如洗澡鸭等可能含有更高浓度的塑化剂。家长们应该避免让孩子长时间接触此类玩具。
幼儿天生喜欢玩耍,尤其喜欢玩水时的塑料玩具。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们应该关注玩具的安全性问题,避免让孩子玩过多的塑料玩具。在选择玩具时,务必确保它们符合安全标准并具有相关认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保持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