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慢性疼痛也是病,积极治疗是关键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生活中与各种疼痛打交道。有时,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痛往往被我们忽视,然而从医学角度看,即便是最常见的疼痛也不应被轻视。因为慢性疼痛现已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当我们遭遇疼痛时,应该如何应对呢?全国疼痛研究中心主任樊碧发教授为我们揭示了疼痛的真相。他提到,除了常见的口面痛,还有诸如顽固性头痛、带状疱疹疼痛、神经痛等长期存在的疼痛,这些疼痛的成因有时难以查明,但疼痛科室是这些症状的“出口”。

疼痛的感受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对轻微的疼痛敏感,而有的人则能忍受较大的痛苦。但在医学上,疼痛是有明确的量化标准的。樊碧发教授介绍了两种主要的疼痛分级法:视觉模拟法(VAS、划线法)和数字疼痛分级法。从0到10,级别越高,疼痛越剧烈。

樊碧发教授还详细解释了疼痛的临床分类。疼痛主要分为神经性疼痛和伤害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源于神经系统的问题,表现为烧灼、刺痛等特定感受;而伤害性疼痛则是由人体伤害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的,表现为钝痛、酸痛等。

他强调,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不应忽视或自行用药解决。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表现,需要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他呼吁公众改变对疼痛的认知,理解慢性疼痛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不是简单的忍耐或自行服药就能解决。

樊碧发教授的讲解为我们揭示了疼痛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面对疼痛,我们应保持警惕,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而不是简单地忍受或忽视。因为正确的治疗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改善生活质量。让我们重新认识疼痛,正确对待疼痛,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