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报道,近日安徽省质监局公布了一项重要消息。今年第一季度,该省内的抽检结果中显示,大米、面粉、食用油、茶叶、奶制品等涉及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合格率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百分之八十九点三。其中大米和糖的净含量抽样合格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大米抽样合格率仅为百分之六十八。这次检测的地域涵盖了合肥、淮南等四个城市,共有四百八十八组样品来自于一百二十家食品生产企业。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部分食品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计量管理人员,他们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允许偏差、平均偏差以及标注净含量的法律要求了解不足,导致计量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的计量器具配备并不合理,准确度偏低,并且不严格执行周期检定制度,导致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出现偏差。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控措施,既没有严格落实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包装现场抽检制度,又没有建立起严格的出厂检验制度,这无疑给整批商品的计量不合格留下了隐患。
面对此次抽查结果和企业存在的问题,安徽省质监局迅速采取行动。他们将责成所属地质监部门对这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对于那些未能按时完成整改任务的企业,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还将建立跟踪制度,定期监督、帮助不合格商品的生产和经销企业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以确保其净含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