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疾控中心:蚊疾地图发布 学习绿色驱蚊

炎炎夏日,雨水丰沛,正是蚊虫活跃的季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广州市妇联携手,隆重推出了“守护童年·绿色天使超威贝贝健植物驱蚊公益行”广州站活动。在这场活动中,疾控专家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关于防蚊防登革热的宝贵建议。

疾控专家发布的我国“登革热及其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地图”,犹如一份生动的指南,引领我们了解登革热的传播路径和白纹伊蚊的栖息地。这份详尽的地图,是基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登革热疫情上报数据和适合白纹伊蚊滋生的气候生态数据编制而成。它犹如一双明眸,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登革热波及的范围和白纹伊蚊的分布区域。

在全国的地图上,南部地区相较于北部而言,更适合白纹伊蚊的生存,因此也是登革热的高风险区域。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南部省份更是白纹伊蚊的高度适生区,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的刘起勇研究员,为我们揭示了当下蚊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提到,除了登革热,还有乙脑、疟疾等蚊媒疾病在我国流行,这些疾病大多通过白纹伊蚊、库蚊和按蚊传播。为了遏制这些疾病的蔓延,我们需要从源头做起,清理家中的储水容器,让蚊子无处孳生。他建议市民们可以在家中种植薄荷、艾草等具有驱蚊功效的植物,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份自然的屏障。

这一活动的举办,无疑为家长们提供了一场关于驱蚊知识的盛宴。在炎热的夏季,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编织一个无蚊的童年。家长们,赶快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为防蚊防登革热的战斗贡献一份力量!

在此,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类似的公益活动能够举办,为公众传递更多关于健康防护的知识。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