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食品国标舆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分工

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于北京披露的消息指出,针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分工已经进行了官方调整。作为主要的责任部门,卫生部的核心职责在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等。

近期发生的“乳业新国标”、“细菌门”等事件,让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问题备受舆论争议。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高低,以及标准制定过程中是否受到企业“绑架”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面对这些关切,邓海华明确表示,卫生部将提高标准制定的透明度,让公众参与其中,以维护食品安全标准的公信力。

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各个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标准。而现在,卫生部正致力于整合和修订这些来自不同行业、部门的食品安全标准,形成最终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旨在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卫生部正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2011-2015年)》,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规划草案已在卫生部网站公布,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显示了卫生部对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的开放态度和决心。

最近,有报道称美国FDA食品行业局前局长大卫·艾奇逊表示,中国的速冻米面制品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国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对此,邓海华表示,标准的优劣应当以科学为依据,而非个人的主观判断。

相较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高低,许多专家更关注的是标准的执行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指出,标准的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而是需要适用性。他认为,当前的关键问题在于生产企业未能严格按照既定标准执行。从瘦肉精、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事件,都是生动的例证。加强标准的执行力度,提高企业的合规意识,同样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