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微健康网的报道,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及其他专家学者对醉驾问题表达了关切。他们认为,醉驾本身已属于轻罪范畴,若在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中过度使用缓刑或免刑,将无疑削弱刑法的威严与威慑力。
随着“醉驾入刑”实施已逾一年,全国公、检、法等部门展现出高度的协作精神,共同构建了对酒驾治理的社会合力,成功消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针对法律实施中部分地区存在的对醉驾行为过度适用缓刑或免刑的现象,专家们强调应审慎使用缓刑与免刑,确保法律打击效果。
在中国法学会与公安部联合主办的专题研讨会上,透露出的信息显示,“两法修正案”实施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坚定执行严格执法原则,将酒驾整治作为常态化工作。对查获的醉驾犯罪嫌疑人,坚决依法立案侦查。全国检察机关亦严格执行刑法规定,认真对待醉驾案件的公诉工作,依法起诉了一批醉驾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则指导全国法院依法审结了一批醉驾案件,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具有严重情节的醉驾行为,如发生交通事故、逃避公安机关检查、曾有酒驾记录等,依法予以从严惩处,有效打击和震慑了醉驾犯罪。
与会专家和学者对“两法修正案”实施一年来的成果表示肯定,同时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地区酒驾现象的严重性令人担忧,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的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标准,部分地区在侦查、起诉、审判工作上的滞后,导致一些醉酒驾驶刑事案件无法及时移送、起诉和判决,影响了案件的审理进度。
针对上述问题,赵秉志会长及专家学者们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还应加大“醉驾入刑”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局面。让我们共同倡导文明交通,摒弃交通陋习,为建设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