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落户难”的北京,为了缓解民众“看病难”的问题,近日针对外地省级医科院校的非京籍本科毕业生释放了积极信号。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方案”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人社局专业技术处副处长辛向阳透露了这一消息。
北京,这座繁华都市,对于想要落户的外地学子来说,门槛一直较高。但此次为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北京市决定为基层医疗机构引进外部人才打开一个“口子”。只要毕业生来自省一级医学院校,且专业符合北京市的引才需求,便有机会被录用并办理户口。
这一消息对于广大医学类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也在发布会上证实,北京远郊区县的基层医疗机构引进非京籍毕业生的范围,将扩大至京外省级医学类普通高校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辛向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以往的落户政策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较为严格,一般需要毕业于国家“211”院校,且专业需符合北京的引才范围。但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是北京此次基层医改的重点领域,决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放宽条件。
他表示,当前的北京医学院校毕业生大多倾向于进入大型医疗机构,而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长期以来得不到满足。据辛向阳透露,基层医疗机构目前的人才缺口达1.9万。此次政策的出台,旨在引导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这不仅为外地医学本科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北京的基层医疗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这一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前往北京基层医疗机构,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实施细则出台。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政策能够为北京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