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研究组宣布,在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成果,据专家们称,是全球首例关于人的中和抗体能够广谱中和几乎所有H5N1病毒类型和亚型的报道。

自1996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已导致超过5亿家禽感染,而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多个地区,也频繁出现人类感染H5N1病毒的病例。截至最近的数据,已有超过500例人类感染被确诊,其中不乏致命病例。当前市场上的疫苗通常只对特定的病毒株有效,这一新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指导下的研究团队,以博士生胡红星为首,利用高度灵敏的H5N1假病毒系统,从已康复的H5N1病毒感染者的记忆B细胞中成功筛选出3株人源单克隆抗体。其中的单克隆抗体65C6表现出强大的中和能力,能够对抗除了7.2亚型之外的所有H5N1病毒类型和亚型,并在老鼠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更令人振奋的是,科研人员发现单克隆抗体65C6能够识别出所有H5N1病毒血凝蛋白上的一个高度保守的构象表位。这一发现揭示了单克隆抗体65C6具有广谱中和能力的机制,并提示该抗体有潜力用于治疗感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病人。

这项研究得到了英国国立医学研究院、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以及我国清华大学和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们的通力合作。这一成果的诞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新武器,也开启了人类对抗病毒疾病的新篇章。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行感冒病毒的亚型H5N1等引发的动物传染病,可导致鸡、鸭、鹌鹑等家禽以及野鸟的大量死亡。虽然偶见该病毒经禽传染给人,但并不会发生人传人的情况。这一新发现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病毒威胁,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持续进行深入研究,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