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14岁男孩烈日下帮妈妈搬货中暑致肌肉溶解

近期,杭州市的夏日骄阳炙烤下,频频出现因中暑导致的肌肉溶解病例。原本被普遍认为是吃小龙虾引发的肌肉溶解,却没想到是因为高温环境的剧烈劳作所导致。

就在上个暑假,一个年仅十四岁的男孩小伟的故事让人心疼。在炎热的气候中,他选择帮助母亲搬运货物。仅仅两天的时间,他在烈日下的劳作和无空调的简陋住宿环境让他不堪重负。他的无力感、食欲消失,甚至呕吐不止。接着脚部抽筋、排尿困难的症状出现,最终经医院诊断,他患上了横纹肌溶解,全身电解质紊乱。

这并不是个案,杭州市一医院近期就连续接诊了七起因中暑导致的肌肉溶解患者。对此,医学专家解释称,高温环境下的过度运动相当于无氧运动,会破坏细胞活性,导致横纹肌损伤溶解。对此,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在高温下进行超负荷运动。平时不怎么运动的人突然开始运动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运动量,避免大负荷运动导致的肌细胞缺氧和肌肉疲损。专家建议,夏季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避免细胞处于缺氧环境。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肌红蛋白的含量,避免阻塞肾小管。

除了高温作业,引发横纹肌溶解的原因还有挤压、醉酒和某些药物的长期服用。专家表示,横纹肌溶解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是挤压,例如车祸、地震等灾难中的重物挤压导致的肌肉损伤。醉酒后无意识状态下肌肉的长时间压迫也可能导致细胞长时间缺氧,从而引发横纹肌溶解。而对于长期服用的某些药物,如降血脂药和抗生素等,也有可能带来肌肉溶解的副作用。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需要特别留意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炎炎夏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防范,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运动适量,及时补充水分。因为,我们的身体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保护,才能保持健康活力。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身体,远离疾病困扰。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