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游泳馆成为了人们躲避酷暑的热门场所。游泳池的水质问题始终令人忧心。根据广州市卫生局发布的《2013年广州市游泳场所水质监测报告》,在接受检测的337家游泳场所中,仅有216家合格,合格率仅为64.1%。这一数据揭示了游泳池存在的老问题依然严峻。
这份报告如同一份警示,指出了游泳池水质不合格所带来的潜在危害。不合格的水质不仅可能导致孩子们患上手足口病,对成年人来说也同样存在风险。
在这121家不合格的游泳场所中,不乏一些知名五星级酒店和大学城区内的校园泳池。其中,游离性余氯超标成为导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黑手。除此之外,不合格指标还包括pH值、浑浊度、大肠菌群、尿素以及细菌总数等项目。
针对游离性余氯过量的问题,广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处处长赵守能表示,虽然这一问题较为普遍,但超标的量并不大。他们已经向相关单位下达了整改通知,并要求其进行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尿素超标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尿素超标比例高,反映出泳池经营者注入的新鲜水不足。随着广州市阶梯水价的实施,水成本的增加可能会使泳池经营者更加忽视换水的频率。对此,卫生局已经予以重点关注,并将采取相应措施。
这份报告的结果令人担忧,但广州市卫生局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对于水质未达标的场所,他们已经下达了整改通知,并在后期进行跟进监督。
作为市民,我们也应该关注游泳池的水质问题。在选择游泳馆时,不仅要关注其设施和服务,更要关注其水质情况。只有确保游泳池的水质安全,才能让我们在炎炎夏日里畅游无忧。
在此呼吁广大泳池经营者,为了市民的健康,应该加强水质管理,确保游泳池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也呼吁市民积极参与监督,共同关注游泳池的水质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游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