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我国规定社会救助家庭须如实申报财产

据中国网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公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办法》对于社会救助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该《办法》明确要求,申请或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和财产状况。对于那些急需救助的人群,如特困人员、受灾人员以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家庭,《办法》都给出了明确的救助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办法》共分为13章70条,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出了严格规定。社会救助资金必须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挤占挪用。支付社会救助资金需遵循财政国库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法。

在医疗救助方面,《办法》建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为那些急需救治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提供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将由疾病应急支付,这项规定无疑为那些急需医疗救助的人群提供了一道安全保障。

《办法》也明确了相关责任条款。对于截留、挤占、挪用、私分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还对在履行社会救助职责过程中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公正和透明。

对于那些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服务的行为,《办法》也给出了明确的处罚措施。一旦查实,将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并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

这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无疑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我们期待这一《办法》的落实,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多详细信息,请浏览中国新闻网。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