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癌症患者俱乐部在我国多个城市应运而生,成为癌症患者寻找生命新希望的重要场所。在这些俱乐部里,病友们相聚一堂,共同锻炼,互相鼓励,重新点燃生命的火花。与此德国的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运动竟具有“防癌”与“抗癌”的双重功效,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这无疑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慕尼黑伊萨右岸医院和红十字医院的共同努力下,一场关于“运动与癌症”的国际研讨会即将于13日拉开帷幕。据医院方面透露,多项大规模调查的结果显示,喜爱运动的癌症患者相较于运动较少的病友,其预后情况明显“好得多”。
研究数据令人振奋。运动可以让肠癌患者的预后率提高14%至47%,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率改善40%。预后是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与传统的抗癌药物相比,运动疗法的效果显著且费用低廉,更易于实施。
运动不仅能改善人的情绪,消除忧郁和烦恼,还能在心理上减轻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对于许多癌症患者来说,他们大多经历过情绪忧郁或精神创伤。适当的运动显得尤为重要。深呼吸运动、散步、跑步、柔软体操、伸展运动、游泳、骑车或参加集体运动,都能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放松,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减少忧郁,改善自我形象。
国外医生将运动比作“温和的抗忧郁素”,称之为“西方式的气功”。其功能与中国气功如出一辙,都能放松身体和精神,改善人体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因生活压力而陷入忧虑和烦恼,这些负面情绪会危及人体的免疫功能。而运动则能帮助人们减轻精神压力对免疫系统的损害,为身体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癌症患者俱乐部与德国的研究发现共同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在抵抗疾病的道路上,勇敢地迈出步伐,让运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迎接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