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寿宁路、通北路等美食街,香气四溢的烧烤摊前,生蚝成为了许多食客夜宵的新宠。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不少烧烤摊所标榜的“鲜活生蚝”,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批发市场到餐桌,一条由死蚝构成的产业链正在悄然运转。批发商们巧妙地将死蚝“包装”成各种形式的生蚝原材料,供餐饮商家使用。更有甚者,还衍生出了蚝壳的售卖和回收业务。这些死蚝经过加工处理,摇身一变,成为了烧烤摊上的美味佳肴。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很难分辨生蚝是死是活。据业内人士透露,死蚝与鲜活生蚝的价格相差悬殊。一只鲜活生蚝的价格相当于四只死蚝。在铜川路上的阿明水产行,老板更是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的秘密。他介绍称,市场上的生蚝分为三种:最上档次的是公开销售的鲜活生蚝,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等地,价格较高;另一种是半壳生蚝,这是上海各家烧烤摊用得最多的货。所谓的半壳,就是指生蚝被切除一半壳后,死后加冰块装箱冰冻。这种死蚝价格相对较低,只需1.3元就能买到一只。还有一种散装蚝肉,只有肉没有壳,价格更加便宜。据老板透露,这种蚝肉因为死得太久,口感会有所不同。尽管调料可以掩盖一部分,但对于老主顾而言,仍然能够分辨出其中的差异。
这一发现引起了上海食药监部门的关注。他们明确表示,死蚝绝对不允许销售。由于批发商和商家之间的地下交易形式隐蔽,也给相关责任部门和市场管理方的监管带来难度。这些地下交易使得死蚝的流通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追踪,从而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此次调查让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在选择夜宵时应该更加谨慎,留意食材的来源和质量。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也能够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