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北京上海等将自体血回输纳入公费医疗

在北京市,尽管有超过七至八成的患者血液不输回自体,但自体血回输作为一种自体输血术的方法已经逐渐被重视。当病患需要输血时,他们会选择输入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是回收失血的血液。这种技术在首都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如上海,已经被纳入公费医疗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为我们举例,他们科室每年大约进行六千五百例手术,其中约四成需要输血。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从血库中取血,则需要大量的献血者。但如果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就能大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尽管刘忠军表示,北京市的一些大型医院已经具备了推广自体血回输的良好条件和技术,但这一工作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动,全国许多大医院也尚未采用这项技术。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效益。自体血回输需要血液过滤装置,费用大约在1500元至1900元之间,患者无论输入多少血液都需要支付这笔费用。对于只输入毫升血液的患者来说,这一价格相比接受他人的血液要高出不少。

虽然患者支付的金额较高,但医院并没有从中获得额外收益,因为这个价格仅仅涵盖了成本,并不包括人工技术费。患者和医院的积极性都不高。

鉴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将自体血回输纳入公费医疗,刘忠军建议其他省市也应尽快将此项目纳入医保范围,以提高社会的认知度。为了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强制医院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自体血回输,并允许医院收取合理的费用,用于培训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自体血回输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病患带来更大的福音。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