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下的育儿成本:广州家庭的真实写照
十年前,“孩奴”这个词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传得火热。当时,上海社科院的研究员徐安琪发布了一份关于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报告,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今天的广州,养育一个孩子又究竟意味着怎样的投入呢?
当我们走进广州的普通家庭,你会发现,育儿成本已经成为家庭生活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记者对28户广州家庭进行了访问,他们平均每月在孩子身上的花费高达2700元。从孩子出生到上小学前,这笔费用保守估计约为20万元。这个数字足以让许多家庭在育儿之路上倍感压力。
尽管育儿成本逐年攀升,但广州的家庭对于生育第二个孩子的热情并未减退。近50%的家庭有生育二孩的打算,其中10%的家庭已经育有二胎。他们的理由很朴实:“一个孩子太孤单”。他们普遍认为养育第二个孩子会相对省钱,因为像耐用品、保姆、学位等资源都可以共享。
让我们深入一下这养育16年的花费。按照广州的统计数据显示,将孩子抚养至16岁的费用在58.5万元至73.1万元之间。这其中,育儿成本占到了许多白领家庭总支出的30%至50%,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大的开支之一。
在广州这座繁华都市里,孩子的教育支出尤为突出。周末的培训班、高昂的赞助费、每月的食宿费用……这些构成了育儿成本中的大头。如温小姐家庭,每月在孩子身上的直接支出高达数千乃至数万元。她说:“孩子的教育支出基本占了我们家庭支出的一半。”可见,教育支出已经成为许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多,保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广州的住家保姆价格已经涨至每月3500元左右,这让许多家庭感到压力倍增。许多家长抱怨保姆的工资涨幅远超他们的家庭收入增长。
六成家庭计划迎接二宝
近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欲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分享的数据,符合生育二胎政策的80后育龄妇女中,高达六成有意向生育二胎。这一趋势在广东尤为明显。
“一个孩子太孤单,想给孩子找个伴。”许多家庭给出了类似的理由,渴望迎接新的生命。还有部分家庭期望儿女双全,享受人生圆满之美。更有受访者坦言,因为符合政策,所以不想浪费这一机会。
高先生,夫妇俩均在机关单位工作,对于是否生育二孩曾有所犹豫。虽然养育孩子的压力重重,会降低生活质量,但他认为,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家庭支持的增强,抚养第二个孩子或许会轻松许多。重要的一点,他的学位房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一套房等于两个学位,这也为他的决定增添了一份信心。
年轻人怕辛苦放弃二孩
也有许多家庭虽然符合政策,却选择放弃生育二孩。经济和精力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陈小姐是其中的一员,她调侃道:“儿子连续尿床后,我的周末娱乐就成了洗床单晒床单。”尽管她有生育二孩的资格,但她坚决表示不再生育。
王广州研究员指出,广东人的生育水平较高,意味着即使不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也有许多家庭已经完成了二胎生育愿望。真正被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主要是公职人员。他规劝年轻人,若能生育二孩,最好还是选择生育,“想象一下,到了六十岁,有一个孩子帮你分担重担,不是很好吗?”
年收入10万以下家庭育儿投入分析
对于城市里的贫困人群而言,育儿负担并非他们过分担忧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一户来自河南在广州谋生的家庭,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连续生了三个孩子。丈夫送桶装水,月薪三四千,妻子偶尔摆小摊档。他们表示,多一个孩子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唯一担忧的是孩子上学的问题。
参与调查的29名读者中,近七成的人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与之相应的是,大部分人在孩子身上的月投入不超过2000元。近半数的人预计在孩子上学前的投入不会超过5万元。与此超过七成的受访者正计划或已经怀上或生下了二胎。
富裕家庭的育儿观念
与贫困人群不同,那些富裕的家庭对育儿成本并不太关注。他们更关注如何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只要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无论是食物、衣着还是教育,他们愿意不计成本地投入。例如,一个还在读五年级的小学生,每年参加昂贵的出国夏令营,其父母认为这笔钱花得相当值,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
叮叮妈的育儿账本
在我们身边,像叮叮这样的家庭正经历着育儿的喜悦与挑战。叮叮是一个两岁的男孩,他的成长账本记录了家庭对他无私的付出与期待。无论是尿布换洗还是未来的教育规划,都是父母对他满满的爱与期望。在这个二宝时代,每个家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幸福与责任。在广州海珠区,有一个温馨的家庭,那就是叮叮家。叮叮妈,今年三十而立,而她的伴侣叮叮爸则是三十三岁。他们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二十万元,生活过得相对宽裕。在这个家庭里,他们对孩子的投入相当可观,尤其在孩子花销方面更是毫不吝啬。
面对如今不断攀升的养娃成本,记者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趋势。叮叮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对中国的某些方面以及疫苗的安全性持有疑虑,因此更倾向于选择进口产品。物价飞涨的保姆的素质并没有显著提高,但工资却节节攀升,这也给家庭开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谈及是否打算再生一个孩子,叮叮妈陷入了犹豫。从内心来讲,她觉得两个孩子会让家庭更加幸福,结构更加稳固。经济压力成为了她考虑的重要因素。作为女性,怀孕及休产假期间的收入剧减,对她的职业生涯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她曾因为请假而失去了职级晋升的机会,住房公积金也受到了影响。这些现实的压力让她在生育问题上不得不三思。
随着广东单独二胎政策的进展消息传来,这个家庭以及许多其他单独家庭都对其充满期待。他们热切盼望政策能够早日落地,为他们提供再次生育的机会。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和时间表仍然不明确,这让已孕的单独妈妈们感到焦虑。为了争取合法权益,她们派代表向广东省卫计委咨询政策进展,希望能有更加人性化的实施细则。
这些妈妈们在生活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希望政策能够尽快明确,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他们的心声在咨询现场得到了共鸣。大约三十人来到广东省卫计委咨询,其中包括已孕妇女、男士以及六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他们举着标语牌,表达着自己的诉求和期望。他们大多是广东户籍的公职人员,对政策外生育的态度非常谨慎。他们急切地需要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来指引他们的未来。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希望能够得到的回应和支持,为他们的家庭和未来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