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记者专访医改亲历者:健康中国应上升为国家战

中国医保的新征程:从广覆盖到高质量保障

随着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提升保障水平,特别是对于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显得尤为重要。保护基本医疗需求,明确优先程序,收缩基本医疗范围,强化基层医疗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高质量医疗保障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而这一切,都预示着新一轮医改的启航。

2015年,我们站在新一轮医改的起点。从近期医疗领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医改的坚定决心和明确方向。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的调研中强调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下移和资源的下沉,致力于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国家发改委也公布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取消药品的定价,这无疑为医改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公立医院医事服务费价格的问题也受到了关注,通过改革逐步理顺不合理的价格机制。

回溯至1994年,江苏镇江与江西九江开始的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镇江医改的经验教训为新一轮医改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近日,镇江市副秘书长、卫生局局长林枫在接受采访时,深入剖析了医改的痛点与难点。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林枫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细化。他强调,公共政策追求的不仅是满意度的上升,更重要的是绝不满意度的下降。那些真正需要帮助而得不到帮助的人,才是医改应该关注的重点。

从病人的流向来看,虽然全国病人总量大幅上升,但基层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占比却普遍下降,而三级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占比不断上升。这说明基层医疗能力还有待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需要做得更好。

目前,医改的一个思路是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但林枫指出,仅仅依靠提升县级医院能力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人们在大病时仍然倾向于去大医院找专家。像北京协和医院这样的国家级治疗中心,应该专注于解决下级医院转诊预约病人的治疗,而不是仅仅放开专家号,造成资源的浪费。

习近平总书记在镇江调研时指出,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均等化的愿望十分迫切。他强调了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镇江建立健康服务体系的重点是强化基层医疗体系。慢性病病人、康复病人已经开始向下转诊。对于“社区首诊”的口号,我们需要更具体的实施措施和策略,使其成为真正惠及民生的服务。

中国医保正在从广覆盖向高质量保障迈进。在新一轮医改中,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就一定能实现全体人民的健康梦想。在我国,关于患者首诊选择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尚缺乏具体数据说明,但实际上,大量的农村患者确实首选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目前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许多首诊医生与上级医生之间并未建立起有效的转诊关系,患者往往需要自己寻找上级医生,这导致了服务体系的连续性受损,上转过程并不顺畅。

实质上,“上转”指的是患者从全科转向专科,再从专科转向专家。社区医院的挂号系统已经开放,需要上转的病人应由医生帮助预约更高级别的医生。而“下转”则是指病人从急性医院转向亚急性医院,再转到慢性病医院,即从综合医院转向社区康复病房,再转到长期护理的卫生院。

中国青年报在报道中指出,双向转诊中往上转相对容易,往下转则面临诸多困难。三级医院如何有动力不与社区医院争夺常见病患者?社区医院又如何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针对这些问题,林枫强调要加强社区医院的能力建设。虽然人们常说“小病在社区”,但这句口号过于笼统。有些疾病虽然看似轻微,但可能具有危险性,不适合在社区处理。对于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社区医院是可以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例如,选择适合的康复病人下转到社区进行管理,可以确保患者获得与大医院同等级别的服务。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康复联合病房,为脑中风等疾病的康复病人提供社区康复治疗的机会,并由上一级医院的专科医生负责用药医疗安全。

为了实现双向转诊的顺畅,医保政策的联动和引导至关重要。镇江的社区医院门诊报销比例比三级医院高出40%,这鼓励慢性病患者选择在社区就医,既方便又经济。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的过程中,医保资金的付费方式成为关键。镇江实行以“就诊人头”为核心的“总额预算管理”支付方式,激励三级医院将康复病人下转到社区,并获得相应的财政补助。社区医院按管理就诊人头数支付年度医疗服务费用。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如果患者能在同一家医院得到良好的服务并节省费用,医保中心将向该医院支付更高的费用。

中国青年报指出,病人往往倾向于寻找优秀的医生,但现状是顶尖的医生往往不愿到基层工作。林枫提出了多种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缺乏的方法。首先是合理培养人才,如定向培养,确保毕业生能够在本地工作并融入社区。其次是通过改善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吸引并留住人才。农村工作压力小、空气清新、离父母近等优势在一些年轻人眼中具有吸引力,若收入再提高,将吸引更多人愿意到基层工作。利用行政手段调整也是一种方法。在日本,医院规定一个专业只有一个正教授,这促使想要晋升的医生到层次较低的医院工作。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近期内,可以采用上一级储备人才轮流到基层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另外几乎镇江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过程中尝试了所有的付费方式。希望后来的城市不再重复镇江过去的错误。关于医疗服务价格过低和药价虚高的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管制和放开的关系导致了价格扭曲。在医疗市场完全放开后药价持续走高而医疗服务价格一直偏低的现象就是例证这也导致了医生的劳务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需要通过改革医疗体制来解决这一问题。改革的内核在于重塑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让医疗行业的专业人士能够在尊严的环境中工作,并通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辛勤努力获得应得的报酬,而非依赖不正当手段获利。我认为,提升岗位薪酬是改革的关键一步。在这个体系中,医生的收入应当超越护士,护士的收入则应当高于其他行政支持人员,而其他工作人员的收入则应参照社会同等岗位的平均薪资水平,确保公平合理。

我们必须对医疗服务规范进行调整,使医生能够专注于他们的专业领域——诊断与治疗,减少他们陷入琐碎、低价值事务的时间。这样,医生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病人的诊疗中,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这是一个关乎尊重与公正的改革,它必须让医疗行业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医生,作为我们健康守护的关键人物,应该得到他们应有的尊严和报酬。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我们社会健康的保障,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这样的改革不仅能让医生们更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到医疗行业中来。当医生能够以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辛勤努力获得合理回报时,医疗行业的生态将会变得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

我们必须坚定地推进医疗改革,确保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让每一位医疗工作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这样,我们的医疗体系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为每一位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